生活中的博弈论

生活中的博弈论

  知道什么是“前景理论”吗?它在影响我们的生活,请看——

  例子一:

  现在有两杯哈根达斯冰淇淋,一杯冰淇淋A有七盎司,装在五盎司的杯子中,一眼看上去似乎满满一杯、快要溢出来;另一杯冰淇淋B是八盎司,但是装在了十盎司的杯子中,看上去似乎还没装满。那么,在你不知道两杯冰淇淋实际分量的情况下,你愿意为哪一份冰淇淋付更多的钱呢?

  显然八盎司的冰淇淋比七盎司的要好。可是实证结果表明,在分别独立判断的前提条件下,也就是说,不能把这两杯冰淇淋放在一起让消费者进行比较,绝大部分人反而愿意为实际分量少的冰淇淋支付更多的钱。

  显然,人们是根据心理喜好,来决定给不同的冰淇淋支付多少钱的。

  例子二:

  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理查德·萨勒(Richard Thaler)提出了“心理账户”的概念。比如,同样是100元,靠工资挣来的100元与靠摸彩票中奖得来的100元即使是对于同一个人也是不一样的。辛勤工作赚来的钱总是舍不得乱花,一笔意外之财却是“来得容易,去得快”,很快就被花掉。

  这就是说,相同数额的钱在同一个消费者的心理上却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给来自不同途径的钱分别建立不同的账户——“心理账户”。

  例子三:

  假设美国正在为预防一种流行病的爆发做准备,预计这种病会使600 人死亡。现在有一个相同的方案采用不同的两种描述方法居然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第一种描述方法:有两种方案,采用A方案,可以救200人;采用B方案,有1/3的可能救600人,2/3的可能一个也救不活。实证结果是:人们不愿冒风险,更愿意选择A方案。

  第二种描述的方法:有两种方案,C方案会使400 人死亡,而D方案有1/3 的可能性无人死亡,有2/3 的可能性600 人全部死亡。死亡是一种失去,因此人们更倾向于冒风险,选择方案D。

  事实上,两种情况的结果是完全一样的。救活200 人等于死亡400 人;1/3 可能救活600 人,等于1/3 可能一个也没有死亡。不同的表述方式改变的仅仅是参照点发生改变,一个是以死亡为方案评价标准,另一个是以存活作为参照点。

  让我们再来看一个塞勒曾提出的问题:假设你得了一种病,有1/10000的可能性会猝死,现在有一种药吃了以后可以把死亡的可能性降到 0,那么你愿意花多少钱来买这种药呢?如果你身体很健康,突然有家医药公司想找一些人测试他们新研制的一种药品,这种药服用后会使你有1/10000的可能性突然死亡,那么你要求医药公司花多少钱来补偿你呢?

  在经济学实验中,很多人会说愿意出几百块钱来买药,但是即使医药公司花几万块钱,他们也不愿参加试药实验。这其实就是损失规避心理在起作用。得病后治好病是一种相对不敏感的获得,而本身健康的情况下增加死亡的概率对人们来说却是难以接受的损失,显然,人们对损失要求的补偿,要远远高于他们愿意为治病所支付的钱。

  上面三个例子,告诉我们:大多数人在面临收获时,总是小心谨慎、不愿冒风险;在面临损失时,总是不甘心,容易冒险;损失时的痛苦,远远超过收获时的快乐。这就是行为经济学上的“前景理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

  第一,如果你有若干好消息要公布,应该把它们分开公布。比如你这个月奖金多发了1000元,同时买彩票又中了1000 元钱,那么,你应该把这两个好消息分两天告诉你妻子或女友。这是因为根据“前景理论”,分别经历两次获得给你的妻子或女友所带来的幸福感之和要强于把两个获得放在一起。

  第二,如果你有若干坏消息要公布,应该把它们放在一起公布。比如你今天走霉运,上午丢了1000元的现金,下午丢了价值1000元的手机。因为根据“前景理论”,两个损失结合起来所带来的痛苦感要低于分别经历这两次损失所带来的痛苦之和。

  第三,如果你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和一个不重要的坏消息,应该把这两个消息一起告诉别人。这样的话,好消息所带来的快乐会将坏消息所带来的痛苦冲淡,负面效应也就少得多。

原文链接:http://www.qikan.com.cn

发表评论